
房地产“收储”被指落地缓慢 症结何在? 资金与操作难题待解

房地产收储被指落地缓慢症结何在!
盘活存量土地和收购已建成商品房用于保障房,是去库存、稳楼市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政策组合拳的落地情况备受关注。
山东省寿光市城投控股披露,其所持部分土地资产被“收储”,部分存量用地成功“盘活”。与此同时,张家界等地也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尽管一些地方公布了收储情况,但各地对存量用地及商品房的收购面临多重困难,实际进展并不容易。
一家大型国资房企管理层表示,回购存量用地对于加快房企资金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但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回购工作进展相对缓慢。盘活存量用地和存量房涉及很多领域,包括收购价格确定、资金获取与使用、以及盘活后的土地利用等问题。
房地产“收储”被指落地缓慢 症结何在? 资金与操作难题待解
东北证券上海研究咨询分公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吴胤翔指出,当前收储去库存确实面临一些堵点,但在不断提高收储力度、优化收储细则的趋势下,这些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推动楼市企稳。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与资源优化进程中,各地积极探索存量土地的盘活之道。12月23日,寿光城投集团披露,其子公司与寿光市土地储备中心协商后,将6宗土地资产转让给土储中心,涉及城镇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等。转让金额约3.52亿元,预计产生交易收益约2059万元。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中央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地方有序收购存量土地。实际操作中,地方一般会优先收购企业无力或无意愿继续开发的土地。此前,湖南省张家界市也展开了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部署,全面摸清存量闲置土地资产,为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保障。
就回购存量土地的资金问题,张波表示,地方主要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或在收购过程中给予被收购方票据抵扣后续土地出让金。收购后的土地用途主要有几种方式,包括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调整规划后再上市、结合城中村改造等。
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程亮介绍,嘉寓公司签约收购重庆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共13个,总投入预计35亿元。除重庆外,安徽、广西、吉林等地也公布了收购存量房工作的最新进展。
然而,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各地收储计划进展偏慢。中指院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50城发布收购存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公告,但根据央行数据,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的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余额仅162亿元,较6月末增加41亿元。
收储进展偏慢的原因包括资金筹集和使用的成本、项目的收支平衡考量等。地方政府在收购时对房源有严格要求,符合收购条件的项目有限。此外,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影响收储工作的落地,三四线城市面临的挑战更大。
同策房产分析师指出,收储工作与保障性住房的潜在需求量评估非常重要,一旦评估失误,可能会造成资源损失和浪费。中指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收购存量商品房仍面临价格撮合难度大、供需错配等问题,需要更多配套政策支持。随着增量资金的落位,有助于加快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