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政府门前的地摊火爆说明了什么 服务型政府的温暖实践

每到夜幕降临,安徽省绩溪县政府广场门口便变身为热闹的临时市集,充满温暖的烟火味。县政府的院子里提供免费停车位,政府办公大楼对外开放,摊贩和逛夜市的群众可以进去接热水、上厕所。
县政府门前也能摆摊了?曾经被城管追着跑的摊贩不必再东躲西藏,只要有序经营,可以安心在政府门口吆喝买卖,这是个新鲜事。这个临时集市已经存在多年,纯是自发形成的,一开始并没有现在这么热闹,由于没有门槛,不收任何费用,摊位先到先得,随行就市,慢慢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城管驱逐摊贩、制止出店经营,是城市管理中的常见一幕,由此引发纠纷的情况也不少见。从市容环境卫生与通行秩序来看,随意占道摆摊确实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给正常的生活秩序造成干扰。但换个角度看,摆摊连着民生,背后是一个人的生计与奋斗,是生活经验与荷包的原始积累,甚至事关一个家庭的维持,有着积极的一面。如果轻易禁止摆摊,也许就断掉了生活的一份希望,断掉了为摆脱困境而进行的努力。
摆摊既能为群众生活提供方便,也能为摊主带来收入,因此不能简单地禁止了事。区别摆摊的时间与地点,分类施策是应有之义。对不影响交通与群众生活的摊点,不妨多些支持鼓励;对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因素的占道摆摊,则可以进行引导规范,做到化害为利。
绩溪县这个自发形成的夜市并非位于主干道,不会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一到晚上摊贩云集,熙来攘往,十分热闹。当地宽容默许这一现象的存在,还为摆摊大开方便之门,开放政府大院的停车场与办公楼,群众可以停车,也可以到政府大楼上卫生间,打开水。城管和交警等部门每天都在现场维持秩序,防止摊点外溢占道,防止噪声扰民。
这种做法体现了变管理为服务的理念,观念一转变,就能实现皆大欢喜的局面。摊贩实现了“摆摊自由”,消费者多了一处方便的临时集市,街道上多了人间烟火气,夜间经济也增添了活力,政府部门与群众的距离也更近了。
绩溪县这个集市的形成,充分体现了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思维。为方便群众,政府自揽麻烦,安排城管与交警维持秩序,而不是为怕麻烦禁止摆摊了事。这表明,政府部门在管理上不妨多些因势利导,多些从实际出发,多些服务思维,多些顺势而为,社会的运转也许就能更加和谐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