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对乌援助如何“未雨绸缪” 北约承诺与未来挑战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俄罗斯近日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和无人机袭击,并警告称一旦俄罗斯准备就绪,将会再次发动袭击。他呼吁北约兑现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大量防空系统,作为未能邀请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补偿。泽连斯基称,乌克兰还需要12到15套防空系统才能充分保护境内免受俄罗斯导弹攻击。
据法新社报道,北约秘书长吕特计划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几位欧洲国家领导人举行会谈,讨论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预计参会的领导人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波兰总理图斯克和英国首相斯塔默。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在明年1月就职后将推动俄乌达成一项快速停火协议。这引发了基辅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担忧,担心乌克兰可能会被迫向俄罗斯做出重大让步。目前欧盟官员认为,讨论任何停火方案还为时过早。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分析指出,随着特朗普即将上台,美国决定将更多援乌责任交给欧洲,欧盟国家需要未雨绸缪。当前形势迫使欧盟国家承担更多责任,欧洲需尽快协调立场,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多数欧盟国家不愿看到俄罗斯获胜,因此会继续推动北约和欧盟向乌克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
有报道称,欧洲国家正在讨论在俄乌停火的情况下是否向乌克兰派驻维和部队。荷兰方面表示,如果俄乌达成停火协议,不排除向乌克兰部署欧盟维和部队的可能性。而波兰总理图斯克则重申,波兰明年上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不会派遣本国军队赴乌克兰“维和”。
孙壮志认为,随着乌克兰局势日渐复杂,欧洲国家的立场将进一步分化。明年美国政策可能出现调整,意味着欧洲国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各国对形势的判断不同,地理位置上的远近也不同,执政团队采取的政策也不完全一致。目前各国更多担心如何应对未来形势。尽管现在还没有最后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形势更趋复杂,欧洲国家保持步调一致和内部高度团结将越来越困难。各国都有自己的考量和顾虑,会根据自身利益权衡利弊,导致在援乌立场上的分歧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