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安局领导杨某被判刑,揭示权力背后的正义审判
关于“国安局领导”杨某被判刑的摘要如下:,备受关注的“国安局领导”杨某因涉及违法行为被判刑,据悉,杨某身为国家重要部门的领导,却未能遵守法律法规,严重违背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应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十余年深情陪伴的“国安局领导”为何突然失联?交往数年的“武警”男友为何屡次生病?为“某空军领导”担任司机多年,却突被要求销毁所有证件?这一切的背后,竟是一人分饰多角的骗局。
近日,湖南株洲芦淞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假冒军队和公职人员身份实施交友诈骗的案件。2010年至2024年间,杨某虚构多重身份与多名女性交往,并以各种名义骗取钱款共计2100159.06元。2025年6月24日,经该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18年,并处罚金22万元。
2010年下半年,在杭州务工的张女士经人介绍认识了杨某。杨某自称出身军人家庭,亲生父母因飞行事故牺牲,由军人养父母抚养成人,并声称自己时任某地国安局处长。几次见面后,两人迅速发展为恋人关系。杨某的体贴和“军人背景”让张女士深感可靠,但她未曾想到,自己已陷入杨某精心布下的骗局。
取得张女士信任后,杨某以职务调动、晋升需打点关系为由,多次向张女士及其家人索要钱财。其间,张女士虽偶有疑虑,但杨某通过展示从网上购买的违禁品,不断巩固自己的虚假形象。随着杨某“职位”越来越高,张女士逐渐打消顾虑,持续向其转账。2022年8月,杨某甚至用网上购买的80万元练功券冒充真钞,质押给张女士父母,谎称不便动用自身存款,骗得10万元。所有骗得钱款均被其用于个人消费。直至2024年1月初,杨某再次声称“调往外地”后彻底失联,张女士才意识到被骗。
类似遭遇还发生在孙女士与燕女士身上。她们均通过网络结识杨某,被其以穿着假军装视频聊天、展示虚假“军功章”等手段骗取信任。在类似套路下,两人均相信了杨某编造的身份并与其交往。杨某先后以治病、老家拆迁、职务升迁等理由,骗取两名受害人共计百余万元,所得款项均用于还债和个人消费。
为持续获取受害者信任,杨某偶尔会将少量钱款以各种名义返还。此外,为增强欺骗性,他还雇了一名司机为其开车,该司机直至被要求帮忙销毁伪造证件和制服时,才意识到其身份纯属虚构。
检察官提醒:婚恋型诈骗中,犯罪分子常利用伪造的特殊职业身份(如军人、公职人员)骗取被害人的信任与崇拜,进而实施诈骗。对于网络结识的婚恋对象,应通过多种渠道核实其真实身份(如视频通话验证),警惕拒绝见面者。在钱款往来方面,需仔细甄别对方理由,避免在未充分了解对方背景的情况下进行转账。长期交往中,应通过其亲友、单位等途径确认身份真实性。
来源:湖南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