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张永谦教授逝世,一生忠诚于党,父抗日报国,子援朝献志

访客 2025-10-30 15:35:39 16066 抢沙发
中央党校教授张永谦逝世,享年91岁,他是一位忠诚的党员,其父曾参与抗日战争,而他自己则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对党忠诚,他的离世令人感到惋惜,但他的贡献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10月29日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发布讣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张永谦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27日22点3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表示,其告别仪式于10月30日中午11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竹厅举行。

张永谦教授逝世,一生忠诚于党,父抗日报国,子援朝献志

张永谦。图/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官方资料显示,张永谦1934年农历3月27日生于山东省济宁县(今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在他三岁时,他的父亲便离开家乡奔赴延安投身抗日洪流,年少的他在时代风雨中早早体会到家国责任。1946年济宁地区解放后,当时的济宁市市长曾经来到他的家,抚摸着他的头叮嘱道“你是党的孩子”,这句话如同种子生根发芽,成为他一生坚守的信念。

1950年,年仅16岁的张永谦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毅然投身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他考入南京师范学院函授部中文系,开启了系统的文化学习之路。

1958年,他转业至初创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职于物理教研室。1977年,张永谦来到中共中央党校工作,担任哲学教研室教师。1980年,他进入中央党校自然辩证法研究班学习,1982年毕业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7年被中央党校评为哲学教授。作为五位主要撰稿人之一,他参与了韩树英主编的《通俗哲学》编写工作,这部著作成为20世纪80年代的畅销书籍,总印数超600万册,其思想价值影响了一代读者。

1984年,张永谦同志调任中共中央办公厅材料组工作(现为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担任科教组组长,全程参与了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文件起草工作。1985年5月,他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日本,拓宽了学术视野。回国后,他重返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工作,开始深耕学术,聚焦于科学方法、科技政策、管理科学与领导科学研究,在自然辩证法、科学学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开拓性研究工作。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称,他积极进行社会调研,有五篇调研报告发表于中央内部刊物《情况与汇报》,他所提出的“要大力支持民办科技机构发展”等政策建议被原国家科委在政策制定中采纳,有力推动了80年代民办科技机构的发展。张永谦同志参与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为中国管理科学现代化、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还先后当选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为知识经济理论、国家创新理论等在国内的传播和深入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张永谦同志潜心学术,著作颇丰,曾先后出版了《诺贝尔小传》《哲学知识全书》《浪潮冲击下的沉思》《中华爱国主义大辞典》《社会主义通鉴》《决策案例文库》等多部作品,在学术领域与政策研究领域均留下深刻印记。

1996年,张永谦同志担任中央党校成人教育学院顾问,负责浙江政工班相关工作。五年间,他悉心培育学生五千余人,经手金额五、六千万元,始终坚守原则、恪尽职守,确保账目清晰无误,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退休后,他曾出任福建泉州仰恩大学校长,为大学初创做了大量工作。晚年的他虽年近古稀,历经车祸死而复生,但仍笔耕不辍,将多年文稿遴选汇编为《永谦诗文集》《情系逝川》等著作,收录的作品兼具纪念意义与可读性,折射出其人生重要阶段的情感与工作经历和永恒不变的家国情怀。

讣告提到,纵观张永谦同志的一生,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一生,是勤学不辍、硕果累累的一生,是坚守初心、坦荡磊落的一生。从抗美援朝的热血青年,到科研教学的深耕者,从学术领域的研究者,到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他始终牢记“你是党的孩子”的嘱托,无论历经顺境逆境,都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他人真诚友善。他的学识令人敬佩,他的品格令人景仰,他的精神令人怀念。

来源:九派新闻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06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