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冲上了热搜,将带来哪些影响?

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冲上了热搜,将带来哪些影响?

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今天被大家的关注度非常高,为了方便大家了解相关知识,2247为大家准备了完整关于该事情的所有相关内容,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是怎么回事吧。

考公是公务员。我国公共服务机关主要包括工商、综合执法、海关、消防、民政、交通、国土资源、农技推广、卫生、检疫等行政机关。据悉,山东考工团“横扫”江浙沪。发生了什么事?山东报考公务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下面就和腾越一起来了解一下吧。com边肖。

山东人对公务员考试和考试制度有多执着?

日前,一篇题为《山东考工团正席卷江浙沪》的报道引发关注。该报告提到:

“山东有个巡视组,就是轮流考,全国转。我考上哪个就是哪个。他们参加国考同模,上海第二模,江苏省第三模,浙江省第四模,到山东省参加正式考试。”

山东“巡视组”的存在,形象地诠释了“宇宙尽头是编制,编制尽头是公务员”,“巡视组”从山东一路考到广东。

01

热衷于进入体制内,其实并不是任何一个省份的人的特例。但即使没有直接的数据支持,山东人对制度的偏好也早已是人人皆知。网上关于山东人考试的笑话数不胜数。比如说山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是“不孝有三,无编为大”...

山东考生队伍太大,地方竞争太激烈。一部分考生自然会被分流到外地,去全国巡考。

去年山东省考和江浙省考相撞,甚至登上了热搜。旅行团只能三选一,很多转战全国的山东考生都是哭着可怜,外地考生则是喜出望外。终于不用怕山东考生抢铁饭碗了。

考试的编制和晋升制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现象?

一个常见的解释是,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社会文化趋于保守,官本位思想浓厚。在“学而优则仕”的长期文化影响下,人们习惯于在体制内兼职,或者去国企事业单位拿个铁饭碗。

山东人口多,高等教育不强——高校多,但顶尖高校少,所以很多考生要么继续考研(山东是典型的考研大省,考研人数全国最多),要么留在本地选择下一个年级的高校。

公务员考试有学历要求,但一般没有学校级别限制。如果考不上名校,也可以找合适的公考报名职位。高考的竞争压力转嫁到公考层面。

进入大学,考研,编编,山东人也因此成为了网友口中的“考霸”。但事实上,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考巴的职业选择——当地民营经济不发达,无法提供相对于体制内饭碗有竞争力的工作岗位。

02

山东民营经济的疲软,有一个典型数据支撑。2019年,山东省每万人私营企业数为77.4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2.1户,比广东和江苏分别少66.3户和105.3户。

有人会说山东民营企业不弱。在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山东有50家企业,而广东只有51家。这其实只是一种错觉。

山东的这些民营企业并不都是从个体工商户、小作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很多都是从国企改制而来,不能算是“扎根洪妙”。

其分布行业主要是石化、炼油、钢铁等领域,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魏桥,山东排名第一的私企,创业,属于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国企比重大,重工业企业数量多,是山东“大象经济”的由来。

拥有“大象经济”的山东,错过了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这些恰恰是吸引高素质人才就业的重要容器。

比如在知乎,我们大概看到过很多类似的咨询问题。大致思路是,互联网大公司的offer和国企的职位,还是公务员的职位,哪个更好?这种问题说明,在就业市场上,互联网公司的吸引力足以撼动一部分想端铁饭碗的人。

对于山东考生来说,尴尬的地方在于,即使上了名校,在当地依然没有合适的高薪工作。因为民营经济活力不够,高质量的市场化就业岗位少,大家只能把目光投向体制内。

这种选择偏好不仅体现在山东人对考试的热爱上。在东北,人们对建制的迷恋也是一种特色现象。几年前,哈尔滨招聘457名环卫工人,一度吸引万余人报名。场面堪称锣鼓喧天。

归根结底,这也是经济结构使然——民营经济越不发达,年轻人对体制的迷恋就越深。

无论是考公考还是去大厂上班,职业选择都要看性价比。民营经济不发达,优质岗位太少,国有经济过于强大,社会资源集中在国有部门。当然,进体制内更划算。

03

为什么很多南方考生越来越害怕山东的“巡视组”?

一个重要的背景是,近两年公考越来越热,考试队伍日益庞大。即使在南方省份,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内卷化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旅行团一直从江浙沪南下广东,南方省份也变成了“山东化”。

以国考为例,2023年计划招录3.71万人,比2022年增长18.7%。报名人数达250万,比上年增加50万,为十年来最高。

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公务员当然只是选项之一。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相关新闻——深圳中小学教师招聘,吸引了大批清北的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报名。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南方省份开始“山东化”,年轻人开始一心求稳了。

近两年来,经济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骤然增多,民营经济发展受到挑战。前几年火热的一些行业,负面评论不断积累,造富神话破灭。一些民营企业家在社会舆论领域仍被贴上“资本家”的标签。

民营经济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自然会转移到员工身上。在一些逆风下,比如裁员、倒闭,担心失业、工资下降的年轻人自然容易产生出逃的想法,逃到体制内过安稳的生活。

互联网巨头的岗位和基层公务员的岗位哪个更香?如果今天在知乎问同样的问题,相信很多人的选择都变了。

过去,公职的设立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漫长的职业生涯,但现在它已经成为对抗不确定性的最佳选择——上限不高,但下限不低,教育、医疗等社会福利得到充分保障。

从那些年的公务员辞职到现在的“上岸潮”,在改革开放的那些年里,大家的职业偏好也在潮起潮落中发生了变化。很难说这些年轻人的选择是否正确。

但是扎堆进体制肯定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除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创新活力的下降,至少说明国有部门掌握了太多的社会资源,民营经济的活力远远不够,民营企业的生存风险太高,无法提供足够的优质就业岗位。

今年两会提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给广大民营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要打破体制迷恋,让就业市场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就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提供就业机会。事实上,山东“巡视组”四处打拼的岗位,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民营经济,而不是别人。

以上就是关于【山东考公团“横扫”江浙沪】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247.cn/33062.html

(0)
adminadmin
上一篇 2023年3月30日 下午3:15
下一篇 2023年3月30日 下午3: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