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木是木头的木,须是胡须的须,怎么看都和鸡蛋扯不上什么关系,那么这些菜单中的鸡蛋又为何要用“木须”这两个字替代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背后的故事。
为什么鸡蛋在鲁菜和东北菜里被称为木须?
北方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无论是街角的小饭馆,还是学校单位的食堂,都会把蛋炒肉和蛋炒番茄叫做许穆肉和许穆番茄。
木是木之木,必是须,与卵无任何关系。那为什么这些菜单要用“木须”这几个字来代替鸡蛋呢?来说说这背后的故事吧。
按照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四大菜系是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北京菜),其中鲁菜发源地孔子的地理位置离北京最近。
所以在明清时期,老北京有很多鲁菜的餐厅,我们熟悉的木须肉就来源于鲁菜中的孔府菜。
可以列为儒家名菜的木须肉并不简单,不仅有鸡蛋、猪肉、木耳,还有北方不常见的玉兰花片,即冬笋或春笋加工而成的干品。这种非常特殊的成分不是古代人通常能负担得起的。
所以木须肉流传到民间后,玉兰花片就被便宜又常见的黄瓜(以及后来的胡萝卜)取代,成为了我们现在常吃的经典搭配。
除了接待南来北往的客商,北京的鲁菜酒楼的主要顾客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宦官。
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非常依赖宦官来制衡林东党,因此明朝的皇宫曾经有数万名宦官。即使是以打压宦官闻名的清朝,紫禁城里依然有成千上万的宦官。
这些吃皇粮的“公仆”因为身体上的缺陷,手里不能有钱,只能把大部分钱花在满足口腹之欲上。在餐馆花很多钱也是很常见的。
或许是身体上的缺陷催生了一颗阴暗的心,又或许是叛逆的心态被整日为民服务所压抑。这些太监在紫禁城外来馆子吃饭的时候非常嚣张,对一些能勾起他痛苦回忆的食材特别敏感,比如我们经常吃的鸡蛋。
无数餐馆因为这个禁忌而倒闭。著名的东北菜锅包肉的发明者郑兴文不得不离开北京去哈尔滨,因为他给了太监荷包蛋。
正是因为“蛋”字触犯了宦官的禁忌,所以在北京餐馆的菜单上,蛋字被木须代替。
当初不是如今的“许穆”二字,而是“木Xi”,意为桂花。这其实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因为煎蛋的颜色和桂花很接近。
也是因为古代人的识字率很低,厨师本身的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
所以在清末民初,也就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很多菜名都出现了一些错别字。因为没有及时更改,这些菜名深入人心,成为约定俗成的成语。
正是在这个时候,上面提到的“牧溪”这个词才为我们所熟悉。其实这也是人们音译的结果,因为在北京本地方言中,很容易吞掉“牧溪”一词的部分发音。说白了就是懒的省东西,变成“胡子”声。
我们现在熟悉的菜名木须猪肉,就是木须番茄的由来。
同样的,因为另一个词深入人心而成立的四川冒菜,应该也是自在(食用的水生植物或野菜)。只是因为这个词用得太少,才逐渐被“毛”字取代。
说到桂花,熟悉北京的朋友都会知道,北京西城区还有一个地方叫桂花,和桂花关系不大。
它原本正确的名字是苜蓿地,早在明朝就有了这个称呼。它被命名为苜蓿田,因为古代这里种植了大面积的苜蓿,为牲畜提供饲料。据明朝世宗的记载:
九门有一百一十多公顷的苜蓿田...领御马督银172,租牛耕田,按月收苜蓿放牧...为了稳定的喂养。
可见明成祖曾派专人在离紫禁城不远的地方种植苜蓿来喂养牲畜,苜蓿地因此得名。到了清代,这里成了来往北京的驼队停下来喂牲畜的地方。
紫花苜蓿这个词也不是很常见,所以后来被误传为桂花这个词。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是当地人认为紫花苜蓿这个词不雅,用桂花这个词代替。
更有意思的是,以前很多餐厅把木须肉写成苜蓿肉,现在看来真的很可笑。
以上就是关于【鲁菜和东北菜中鸡蛋为何叫木须(木须和鸡蛋什么关系)】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2247.cn/32061.html